TOP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这一要求,为落实好这一要求,人民银行初步打算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制造业的信贷结构;第二,加强和改进高技术制造业金融服务水平;第三,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这一要求,为落实好这一要求,人民银行初步打算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制造业的信贷结构;第二,加强和改进高技术制造业金融服务水平;第三,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金融服务。
央行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回应“怎样看待全球低利率”:与更低的实际中性利率和低通胀相适应,部分发达经济体实施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但从政策效果看,低利率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作用还有待观察;利率过低还会导致“资源错配”“脱实向虚”等诸多负面影响。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利率水平与我国发展阶段和经济形势动态适配,本外币利差处于合适区间,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灵活运用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稳定了市场预期。继续释放改革红利,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引导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稳步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推动降低存量贷款利息支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一、广义货币增长11.1%,狭义货币增长6.5%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774亿美元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55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7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6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7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6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774亿美元,同比多增536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54亿美元,同比多增234亿美元。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55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06亿美元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7.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2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55万亿元,同比多增4.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2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38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7446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6371亿元。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206亿美元,同比少增119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增加311亿美元,同比多增212亿美元。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9%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669.11万亿元,日均成交5.5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5.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6.7%,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3%。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15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15个百分点。五、国家…
7月7日,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在北京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落实有扶有控的差异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要落实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普惠小微贷款要应延尽延。要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会议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共生共荣关系,切实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要提高服务质效,合理让利,减少收费,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两新一重”,特别是制造业、国际产业链企业,以及科技、绿色、养老家政等民生服务业的金融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总第89次)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坚持总量政策适度,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提高政策“直达性” 在2020年陆家嘴论坛上,有关部门人士明确释放出坚持总量政策适度信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表示,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会议指出,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继续用好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落实好新创设的直达实体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和发放信用贷款。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表示,下半年结构性工具主要有两大要点。一是修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调降其融资成本。中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出口导向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业,下半年中小企业行业景气表现相对较弱。结构性货币工具的第一个要点便是修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调降其融资成本。二是调降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并缓解其经营压力。 打通货币传导多种堵点 会议指出,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贷款、制造业贷款比重,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推动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促进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目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未变动已持续一段时间,但市场人士普遍预期年内仍有下调空间。市场人士预计,金融机构将把支持实体经济放在更为突出位置,继续压降LPR报价加点点差,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降。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也有下降空间,带动LPR报价下行。 具体看,周君芝认为,一年期LPR或有调降诉求,但调降幅度和节奏会较上半年显著放缓。5年期LPR调降概率较低。 另外,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有效对冲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存量…
初步统计,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8.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委托贷款余额为11.27万亿元,同比下降5.8%;信托贷款余额为7.4万亿元,同比下降6.1%;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5万亿元,同比下降10.3%;企业债券余额为26.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政府债券余额为40.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55万亿元,同比增长6.1%。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4%,同比高0.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9%,与上年同期持平;委托贷款余额占比4.2%,同比低0.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3%,同比低0.3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8%,同比高0.6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5.2%,同比高0.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2个百分点。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8.11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3.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7万亿元,同比增长9.5%。当月净回笼现金1778亿元。
年内第三次降准第二步今日(15日)落地。 4月3日,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央行年内已实施过两次降准,其中,1月6日,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元;3月16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降准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首先,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其次,可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再次,可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稳定预期信号。 此次实施的定向降准,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 中原证券指出,超储金利率大幅下调有利于提高银行向实体投放信贷的积极性。2019年下半年来,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近年同期偏高,这与央行同期不断向银行释放流动性用以支持实体的政策期望有一定差距,这或是大幅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主要原因。 未续作MLF,降息还来吗 近一个月以来,市场利率持续大幅低于政策利率,降息预期愈演愈烈。明显的政策信号已先行释放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央行将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包括实施好定向降准等措施。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政治局会议提出降准、降息、再贷款等具体货币政策手段,代表后续政策力度将加大。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指出,由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DR007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未来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可能会减小,但定向降准和降息的空间仍然较大,且必要性仍然较大。 就在昨日(14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故不开展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央行实现净回笼2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4日是央行降息的重要观察时点。2000亿元MLF到期时点刚好在20日LPR报价之前,能够对随后的LPR报价起到引导作用。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续做MLF,但央行选择“按兵不动”,这一出乎市场预料的举动被视为降息“泡汤”。 江海证券屈庆表示,考虑到近期央行通过再贷款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且15日有2000亿降准资金到位,央行缩量续作可能性大,…